

每當春風吹拂,伊斯坦堡這座跨越歐亞的大城便換上華麗的衣裳。街頭巷尾、公園廣場,一簇簇鬱金香如波浪翻湧,如繁星閃爍。站在這片花
海中,我總忍不住想,這樣詩意的美麗來自何方?
曾經,我以為鬱金香的唯美來自荷蘭,直到翻閱書籍才發現,它起源自中亞高原。在哈薩克、烏茲別克與伊朗的山谷間,這些花朵在嚴寒中生長,只為春日短暫的綻放。隨著絲綢之路的商隊,鬱金香進入了鄂圖曼帝國,成為宮廷珍寶,孕育繁多迷人鬱金香的土耳其也成為了它的故鄉。
在絢麗的皇宮花園裡,一朵朵繽紛耀眼的鬱金香齊綻放,工匠們將它雕刻於宮殿石柱,描繪在清真寺壁磚上。 由於土耳其語中鬱金香「Lale」與阿拉伯語的「真主(Allah)」字母相近,使它兼具皇室尊貴與神聖寓意,鬱金香象徵權力與優雅,是蘇丹的寵兒,僅深藏於宮苑之內。
然而,這場原本只屬於皇室的盛宴,最終依然流傳到全世界。
西元16 世紀末,一位被它美麗懾服的奧地利駐鄂圖曼大使帶回幾顆球莖,鬱金香自此風靡歐洲。17 世紀,荷蘭更掀起鬱金香狂潮,一顆珍貴球莖能換來一座豪宅,是貴族間的奢侈品。後來,鄂圖曼帝國的「鬱金香時代」更將鬱金香推上藝術與文化的巔峰,其圖案廣泛出現在建築、陶瓷和織品設計中。
如今,伊斯坦堡再度迎來鬱金香季節,整座城市瀰漫起春天的芬芳。
每逢四月,我和先生賽爾經常前往艾米爾岡公園「湊熱鬧」,山坡上紅、黃、紫、白交織成彩色花毯,微風拂過,花朵輕輕搖曳,如在大地上起舞。還有昔日托普卡匹皇宮的御花園,如今的居爾哈內公園,也成為春天裡遊客流連之地。迎著晨光,鮮豔而嬌貴的鬱金香迎風盛放,似在低語伊斯坦堡精彩的往昔,那份寧靜與瑰麗,著實令我沉醉。
不過,鬱金香的花期僅有幾週,稍縱即逝。也正因如此,它的美才更顯珍貴,令人倍加珍惜。
漫步在這座城市,凝望成千上萬朵鬱金香在陽光下綻放,我總覺得它不僅是春天的點綴,更是一封時光留給伊斯坦堡的情書。這些花,穿越高原與沙漠,曾是蘇丹的珍愛,也曾讓世界為之瘋狂。在這場春日盛宴裡,我願做個癡迷的旅人,只為多看一眼這片花海,銘記鬱金香的浪漫。如同人生,也許曾經的美好未能永遠駐足,但只要用心感受過,那份燦爛便會永存於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