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隆納,還是乾脆改名叫高第隆納好了。
我就是衝著他這個建築鬼才來的,高第可以說形塑了巴塞隆納的樣貌。

一座蓋了超過140年的聖家堂,
一幢猶如巨石海浪拍打在岸邊的米拉之家,
另一幢則是魔幻波光粼粼的巴特婁之家;
奎爾公園的馬賽克拼貼像是把你聽過的所有童話故事全部打散後,又重新湊在一起那樣鮮明有趣。

從奎爾公園的高處往市區方向看,聖家堂就像是巴塞隆納的海市蜃樓,在一片平房中拔地而起,是種奇異且不真實地存在。但當你需要仰起頭、再往後退才能把整座聖家堂看在眼裡時,應該有跟我一樣的興奮,多少也有參雜點感動吧。

「欸!傳說中的聖家堂耶!」

關於高第你首先要知道的是,他最擅長取之自然用之自然,每一處細節都富含意義,且在作品裡幾乎看不見直線,將自然界的型態與樣貌具象或抽象地融入其中,我們將從聖家堂的誕生立面開始一一驗證。象徵生命、光明與喜悅的誕生面用大量的自然元素如花卉、藤蔓、動物等,組合成繁複且細膩的裝飾慶祝耶穌誕生。你會不會有跟我一樣有踏進教堂第一秒的直覺感動?高第將柱子設計為高聳入天的樹幹,甚至模仿樹木分枝支撐穹頂、引領朝聖者目光向上,天頂有完美對稱的幾何結構與象徵宇宙秩序和上帝智慧的星形圖案。最美的是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照射,紅橙黃綠藍彩色光影緩慢地流轉之間,是森林還是海洋?霎時被高第戲法給迷惑。

光影魔術師說的也是高第,正是因為他總是巧妙地將自然採光結合於建築裡外。
巴特婁之家絕對是我心目中高第經典(哪個不是呢?)。

早上是面東的巴特婁之家最好看的時候,多層次藍色馬賽克拼貼的曲面外牆在陽光照射下,有種魔幻感的波光粼粼,差點就有了聽見海浪聲的幻覺。整幢房子正是以海洋為主題,高第設計的每一處細節都讓我們像在海底,一起漫步,譬如海草型態的流線型樓梯扶手、譬如二樓客廳的巨大弧形玻璃窗宛如海波浪,當充足的陽光灑進,玻璃上的彩色氣泡彷若向上而衝。最喜歡的還是樓梯牆面由淺至深的藍色磁磚排列和透光的玻璃天花板,往上看真有潛在水中看天空的錯覺。

搞不清自己是被高第還是被自然感動。

浮出水面後……我是說走上屋頂後,噓~得小聲點,別吵醒了沉睡中的巨龍,牠蟠踞在巴特婁之家好一陣子了。高第用彩色漸層的馬賽克拼貼創造了牠,讓我們從海底世界來到童話故事。

高第將碎裂的陶瓷、瓷磚或回收的玻璃材料再利用,透過不規則拼貼與鮮明的色彩對比,成為風格強烈的裝飾藝術。米拉之家屋頂上的煙囪堡壘也是如此,奎爾公園更是俯拾皆是。爬滿整個巴塞隆納的馬賽克蜥蜴,巨大的本蜥就在公園入口處歡迎光臨像你我這樣的觀光客,宛如吉祥物般地等著合照;在中央廣場上貼滿馬賽克的波浪型長凳上坐一下吧,看著眼前的市景,回想剛剛看過的高第留下的所有回憶片段和你曾有過對他的讚嘆和佩服,你現在是不是同意我說的:巴塞隆納就叫高第隆納吧!

下一章節 來自西班牙的10封情書